走入秘境看展覽!媲美國際美術館展出,隱身於觀音山蓄水池的《獵島計畫》


前陣子收到心恬邀約參觀「觀音山蓄水池」,因為近期她正在籌備一場新的沉浸式展覽《獵島計畫》,地點就選在觀音山蓄水池這座百年古蹟當中。這是「孩在」相當大的新嘗試,同時也是睽違已久的回歸新作。

孩在」是個策展品牌,擅長集結各式不同工藝家共同創作,喜歡挑戰不一樣的策展形式,透過各式主題串聯,拉近創作者作品與大眾的距離,讓藝術不再遠不可及,讓你我都能共感。

心恬是孩在的主理人,我與她結緣於一場專訪中,當時我們聊得非常投緣,於是在專訪之後便一直保持著網友的關係,互相追蹤彼此的近況,偶爾在心恬策劃的展覽活動中見面。然而這兩年碰到新冠疫情,許多藝文展覽都停擺了下來,我也好久沒見到心恬了,因此這次時隔多時收到她的邀約,實在格外開心!



陸續參與過幾場心恬策劃的展覽,每一回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且喜歡!

有了連續三年與飯店共同策劃《十三個房間》展覽的經驗,及到陽明山郊外的「少少」舉辦《島嶼秘境》,嘗試在特殊空間規劃展覽的嘗試。這回時隔兩年,心恬汲取了前幾次的心得,隆重推出新的作品《獵島計畫》,召集了 13 組不同媒材的工藝創作者,將展覽場域搬到具有「地下水宮殿」之稱的觀音山蓄水池,期待能為大家帶來不同的觀展體驗。

走入公館自來水園區秘境|日治時期遺留下的百年地下水宮殿



觀音山蓄水池是日治時期留下的水利設施,是日本人為了改善台北地區的用水品質而興建的大型蓄水池,總共可儲存約 4500 噸的水,為當時中正區、萬華區(艋舺)與大稻埕等地的供水來源。

廢除使用之後,這座百年蓄水池於 2002 年成為市定古蹟進行重修整復,但正式對外開放是到 2019 年才開始的事,並且只限定假日特定時段參觀,故鮮少人知道此處。


當天我們一行人穿過自來水園區往裡頭的步道走,轉瞬間走入雙邊都是闊葉植物的林道,植被景觀相當豐富,有大樹、藤蔓、蕨類與苔蘚等,很難想像在台北市區有著這麼一處,不需要舟車勞頓走入深山就能抵達的自然步道。

循著木棧道往上走,儘管天氣炎熱,我仍十分享受這段徒步上山的愜意,心底有種從喧囂趨於平靜的沉澱。我們一邊欣賞身旁的生態景致,一邊看著沿途的指示介紹看板,大約十分鐘就到了蓄水池所在地。

心恬停在一幢緋紅色的建築前,接著拿出鑰匙打開眼前有些褪色、帶點水漬痕跡的木門,示意蓄水池就在裡頭。


大夥探頭探腦,無不感到新奇,真的很難想像在這裡頭藏著這麼座美麗的巴洛克式蓄水宮殿,宛如走進一個神秘的空間。

順著參觀地下步道往前,心恬如數家珍地介紹著每一區預計展出的參展藝術家與作品概念,有山、海、空、動植物......等不同的主題,每一個展區都是由藝術家親身前往台灣各處田野考察而發想的創作。

台北地下博物館首次大型展覽《獵島計畫》|沉浸式呈現 4 大台灣生態特色



在初看到《獵島計畫》的文宣介紹時,我就曾感到好奇,為什麼好幾次由孩在策劃的展覽命題都與島嶼相關。心恬分享,這是因為她總覺「創作始終會受到居住地與生長環境所影響」,而近兩年又因為疫情,將人們都困在這座島上,這使得我們有更多機會去認識與發掘生長的這片土地。

在這次的展覽中,創作者們考察的地點遍佈台灣各處,如野柳、阿里山、太平洋、馬祖與小琉球等,從本島到外島,又上山又下海的。雖然疫情將每個人的物理距離隔開,但分散各地的大家都將《獵島計畫》放在心上,各自分頭進行,最後聚首時再帶著比預想更豐碩的成果回歸。

深入海底



心恬介紹,入口處最先進入的是「深入海底」,由文字創作者「今晚我是手」、鑲嵌玻璃藝術家「自愛」與實驗飾品創作品牌「phytooo」,帶領大家揭開序幕,藉由不同的創作媒介,深入海底歷險。

上圖率先曝光的是 phytooo 利用複合媒材結合編織的傳統記憶,將馬祖藍眼淚幻化而成的「海中銀河」,讓觀展者在參觀時可以走在編織的藍眼淚銀河下方,感受奇幻又充滿想像空間的島嶼生態魅力。

地層探勘



接著進入「地層探勘」區域。台灣身處板塊交接地帶,許多地方也經年受到風化與海蝕作用,形成豐富的地質景觀。在這區的創作者有「Miki wei」、「仰角 35 度」與「歐陽慈」。



心恬提到,圖中的這塊背景,當初一眼就被工藝家歐陽慈看中,直覺這段被水侵蝕剝落的蓄水池牆面與花蓮的清水斷崖相像,馬上選定要以這裡作為主要展區。同時花藝設計師 Miki wei 也打算用花朵的切面,呈現獨特的野柳風蝕地形,實在相當令人期待最後的展品會是如何!

高度的探險



慢慢往後來到「高度的探險」,這裡的三組創作者分別是「魏少君」、「臍加厝手路金工」與「tiger milk」都是孩在策展時的老朋友,曾在先前的展覽中看過他們的作品。無論是魏少君的紙雕創作、臍加厝的細緻金工作品,還是 tiger milk 生動使用羊毛氈創作的各式生物,無不令人驚豔。

行走的地景



最後是「行走的地景」,那些你我每天途經的行道樹、曾看過的稻田風光、磚牆與花草共同建構的景色,都成為工藝家「鄒曉葦」、「爿爿花」與「每天」的創作題材喔!

《獵島計畫》首展集資正式啟動|在台灣也能觀賞媲美國際級的展出

由於此次展覽是以「募資」的形式,創作者們都還在如火如荼努力中,當天在參觀 觀音山蓄水池時,並未看見這些作品。但光從心恬的分享,還有《獵島計畫》官方釋出的圖片與影像,都讓人對這次的展覽充滿興趣與期待!


畢竟能將展覽場地搬到平時鮮少對外開放的百年古蹟的蓄水池,不僅對於觀展者來說是個新奇的體驗,於創作者而言也是個未知的挑戰,像是作品大小比例、如何因應潮濕的環境做出調整以及搬運陳列等都是。



事實上,在國外早已有這種將廢棄地下蓄水池重啟作為博物館的例子,如位在丹麥哥本哈根的 Cisternerne 博物館,被譽為最令人驚驗的當代藝術展演場所,在今年(2022 年)3月時,塩田千春就曾受邀在此展出,配合地下展覽館不時傳出隱隱的水流聲,與布置的連身長裙、紗線和金屬裝置藝術作品,構成充滿想像的地底迷宮,場面十分震撼人心!



如果你未曾體驗過在地下蓄水池觀展,或許選擇參與這次由孩在策劃的《島嶼計畫》是個好機會,相信台灣的古蹟保存、策展團隊與創作工藝家的手藝,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目前《獵島計畫》的早鳥募資持續進行中,讓我們一起透過門票支持與持續關注,一起實現這場在台北地下博物館的首次大型展出吧~

《獵島計畫》展覽資訊


  • 預定日期:10/20-10/31
  • 展出時間:13:00-21:00
  • 展出地點:觀音山蓄水池(台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號)
  • 募資期間:08/02 20:00 ~ 2022/09/11 23:59
  • 展覽網站:請點此
  • 募資網址:請點此(募資時間至 9/20)

後記



雖然還沒親眼看過整個展覽,但還是自發性地寫了這篇推薦文,不只是相信心恬的策展實力,也是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這次的活動,支持台灣的藝文發展。

我記得在第一次專訪心恬時,她曾和我說過,之所以走上策展這條路,是期望能替工藝家的作品搭建一個展演的舞台。看著她一個人領著團隊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想她真的做到了!敬佩她與創作者們間全然的相信和默契之餘,也覺得台灣工藝界有她這樣的角色真的很幸福。

在我心目中,心恬是個身段柔軟但內心堅強的人,儘管在策展過程中時常遇到困難,讓她總嚷著明年不想辦了,每回也覺得她辦得夠好了,可是下次她卻又能再次端出超越從前的新作品!誠心推薦《獵島計畫》給大家,也祝福心恬的募資計畫能順利,有機會將這些優秀的創作讓更多人看見:)




##本文圖片來源:《獵島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