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會看這部劇,其實是因為那陣子和憲憲的生活常有摩擦,還沒深刻感受到即將新婚的幸福,就被煩躁透頂的瑣事惹得懷疑人生。我心想,現實生活只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想要粉紅泡泡就到韓劇裡尋吧~出於這個心態,決定來追當紅的《淚之女王》,看看雙金CP放閃彌補一些空虛心靈。
原本打算默默地看,沒想到求生欲強的憲憲說要陪我追劇,我想說隨便他,這種無腦戀愛劇他應該看十分鐘就看不下去了吧!沒想到最後他看得比我還認真,我們的感情竟然也因為《淚之女王》微微升溫了一些。
前情提要說完了,接著來分享幾個在看完這部劇之後,停在我腦海中的想法吧,以下內容有雷!:
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會愛人,所以我們只好從原生家庭學習愛
《淚之女王》這部劇的人物滿單純的,主要圍繞在三個主角的家庭,女主角海仁出身富有,身為富三代有天生就必須扛下的包袱,還必須承擔母親意外失去哥哥的咎責,男主角賢佑天資聰穎,從小生活在純樸的農村(龍頭里),靠著父母栽培與自己的努力,考到首爾大學,進入女王集團擔任律師,隨後認識女主角海仁與他戀愛結婚。
至於男二角尹殷盛,則是集韓劇套路於一身,從小被媽媽遺棄在孤兒院,而後領養到國外又受虐,滿滿陰影的童年造就他黑暗扭曲的性格,甚至因為太羨慕、渴望擁有像女主角般的幸運人生而因此愛上海仁。
雖然這三個設定都很常見,但我仍然喜歡這些角色性格的刻畫,可以從他們與原生家庭的相處方式,理解為什麼海仁外表看起來總是冷冰冰,不到最後關頭不輕易言愛(因為小時候曾想要握住母親的手,卻一次次被硬生生撥開);為什麼賢佑在一開始以為自己竊喜海仁即將病逝,卻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擔心與關心(這點從賢佑媽媽聽到後說:「我是這樣教你的嗎?」可以得到應證,還有賢佑哥哥在海仁爺爺過世之後仍好奇和爸爸討論弟弟是否可以獲得股份或地位,爸爸回他:「請你不要說我是你爸爸」都可以知道賢佑是生長在什麼樣的家庭。)
尹殷盛算是一個悲劇下的可悲可惡人物吧,他不是自願活成這副模樣,但卻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去愛人,也不知道什麼是愛,畢竟從來沒人教過他,他也從未體驗過(直到最後一刻,他的媽媽牟女士仍然覺得為兒子獲得巨大的利益和無缺的物質生活是愛)。所以實在很難斷定,他究竟是不是真心愛著海仁,這點或許他自己也不清楚吧~
什麼值得終其一生追求,人生到最後才不會感覺白活?
在《淚之女王》這部劇的劇情設定一開始就挑明女主角獲得了絕症,探討生死議題自然是不可少的,不過也滿意外會有爺爺自弒這個安排,雖然不可避免在看到之前就已經先被媒體社群暴雷,但實際看到還是倍感欷歔,一代名企業家就這樣殞落。海仁爺爺的遺言同樣老掉牙,可是這些之所以能成為老生常談就是因為值得一提再提吧。爺爺感嘆自己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賺錢、守護著錢不要被搶走,但最後自己留下的卻只有懊悔。比起錢(抑或是知道錢會被牟女士奪走),他更想把「懊悔」當作遺產給家人,希望孩孫們能過得與自己不同。
在看這段當下,我只有一點惋惜,直到在後幾集又看見賢佑一家鄰居「金英松」的平凡知足的生活哲學,他只取足夠需求的農作,其他分送給鄰居朋友,工作只要做到能填飽肚子的量就好,其餘時間看書、聽音樂、烤瑪德蓮,就像就像海仁弟弟秀哲說的一樣,在首爾時自己經常感覺胸悶、想逃離,但在龍頭里這樣的農村每天只做一點點工作,和妻兒在一起就很幸福了。
「生活不像我們想的那樣需要很多東西」,就像是早睡早起對身體好一樣是知易行難的道理,我們明明知道人生到頭來都是一場空,還是會忍不住陷入物質慾望、金錢焦慮,成日忙於工作而忽略了生活本身。一段時間我就會陷入這樣的拉扯,反覆思考著: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究竟要怎麼活才能無憾呢?
如果要失去那些曾經美好的記憶,那這樣活著還有意義嗎?
《淚之女王》如同多數的財閥韓劇免不了有爭奪股份財產的戲碼,除了這條劇情主線之外,另一條就是海仁生病與賢佑愛情的糾葛。在短暫收尾爺爺秘密資金的找尋之後,接著迎來海仁手術的失憶風險。還是要說這劇情真的太沒創意,但在雙金和眾演員們的演技加持之下,我承認某些片段我還是看哭了啦~尤其是和憲憲一起追劇,看的過程難免會問對方「如果是你的話會怎麼做」這種話也就更有帶入感了。很多人在論壇留言,要海仁不要拖拖拉拉趕快去接受治療,可是說真的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真的能那麼果決做出決定嗎?
就像海仁說的,失去那些記憶後就算活著,真的還是自己嗎?我們的人生不就是由這樣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記憶累積而成,過程中或許曾發生不好的事情,卻也有許多很美好而不想遺忘的回憶。海仁對賢佑說:「就你最可惜了!」,是呀,如果生命中這些人事物都消失了,該有多可惜。
就算活著,就算還可以再次創造新的體驗,那也都是「另一個人」的另一段人生了,而不會是現在的自己。我想這點對於賢佑還有其他家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吧,就算海仁活下來了,從前的海仁也不是今日眼前的海仁了。只能說「要不要動手術」這題真的相當難,無論是作為病患本身還是身旁的人皆難以抉擇,理智上知道活下來重要,但感情上真的能過得去嗎?只能慶幸這是灑狗血戲劇,而非真實人生。
無論婚姻是否為愛情的墳墓,我們都需要收集幸福的玻璃罐
最後回到「婚姻」本身吧!故事的開頭也是從這裡開始的,海仁與賢佑兩人轟轟烈烈的愛情,曾經不惜出動直昇機也想和對方見一面,最後卻走到形同陌路,同住一個家卻比同事都還不熟悉,讓人不免好奇兩人到底發生什麼事。隨著劇情展開,觀眾終於得知兩人其實都還愛著對方,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愛,且進入婚姻後摻雜了太多的複雜,也是日以繼日疏於經營得的結果,也正是人常說的:「相愛容易相處難」以及「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對於剛進入同居生活,即將踏入婚姻的我來說,簡直充滿既視感。
尤其是在看到海仁說的「收集幸福的玻璃罐」特別有感觸,在過去我一直很努力記下那些感到幸福的小事,就是希望可以在生氣、失望、難過、想放棄的時候,提醒自己對方的好與曾有過這些美好的時刻。只是這陣子隨著摩擦增加,總覺得玻璃罐裡的幸福正一點一點消失,好不容易一起走到今日,卻只剩看見對方的缺點。
直到最近看到別人分享:「關係是一面鏡子」,我才有種被點醒的感覺,當我指著別人鼻子罵的時候,卻從未仔細看過自己這樣的模樣,我會想和這樣的人相處嗎?我問自己。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也難怪這段時間我和憲憲的互動極少。某種程度也謝謝《淚之女王》這部劇吧,讓一起追劇重新回到我們的日常,為幸福玻璃罐又填充了一些愛。
後記
1. 還是再次覺得不可思議,我竟然為《淚之女王》寫了快 3000字的劇評,不過我在想若不是和憲憲一起追的,我可能看到一半就決定棄劇,只看大家分享的劇情概要,或是果斷二倍數看完,可能也沒有辦法細細品味,體會到這篇寫的內容吧!
2. 比起這種套路芭樂劇,我好像更討厭各種心機女二從中作梗的戲碼。追這部劇的時候,只有前兩集讓我覺得比較痛苦,後面都順順看,有甜蜜的、有狗血的、有好笑的、有小人物的刻畫,整體來說我認為沒有評論說的那麼糟啦!畢竟就韓劇嘛~
3. 沒想到憲憲看得比我還認真,會猜測劇情、會想知道伏筆、會一起罵男二角,甚至同理女主角的少女心情,罵男主角呆,這真是讓我太太太意外,畢竟平時的他就是個直男。不過一部分可能是選角選得好,他覺得女主角美,我覺得男主角帥,一人嗑一個,誰都不吃虧。
4. 沒看《來自星星的你》,雖然金秀賢的外表太奶狗不是我的菜,但!他在這部真的太溫柔~~太可愛了!沒看過那麼會哭的男星,各種哭詮釋不同的心情真的好厲害,不會有那種又哭、哭完了沒、有完沒完,想要快轉的心情,反而被他帶入狗血劇的情緒中,或是欣賞起他的哭戲。
5. 賢佑媽媽這個設定真的好讓人喜歡,能夠做到好太太、好媽媽、好婆婆這三個艱難的人生角色真的不容易,無論是她對待海仁的暖心、心疼賢佑想要離婚的心情、對賢佑哥哥老婆說不需要幫他過生日,只是不做售後維修這段話,還有前面為了子女不畏強權與海仁媽媽說的那些話,與如何接納照顧家道中落的海仁一家,都再再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