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專題的延伸:關於你我最真實的故事,了解之後才能不帶成見的理解


前陣子因為工作的關係,做了一系列的家暴專題,希望大眾除了看到表層的新聞報導之外,還能更加地了解事件背後的原因。於是約訪了許多位的專家,包括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探討施暴者、受暴者、目睹兒少的心理組成,同時也分享當得知身邊親友受暴時,該如何協助?社會上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

接著拜訪了青少年教養專家,期盼透過事前的預防和教育,減少親子將互不理解的對立衝突。同時也看了兩部有關受暴孩子的現身說法,試圖了解他們所處在那樣環境的心情,以及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宿命和重生。

關於加害者


在前期訪第一線的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時,我才意識到整個社會的結構問題有多大,不論是面對受害者還是加害者都十分的不友善。而家暴事件的循環,就如同華人社會的刻板價值一樣根深蒂固地循環:


- 加害人身上的那些經濟壓力、有志難伸、有淚不輕彈
- 被害人的沈默不關心、委曲求全
-目睹兒少的無力、掙扎、孤立無援

依照慣例地,我們習慣譴責施暴的那一方,但從與心理師的對談中,我發現除了加害者本身是很脆弱、需要被關心的之外,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前期的冷漠與溝通,我們太常使用姑息和冷戰處方,最後就會猶如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也太在乎外界對我們的眼光,不有一番成就會如何?婚姻不幸福又如何?身上的那層包袱,既是社會強加在我們身上的,也是自己給自己的枷鎖。

關於受害者


我很贊同洪培芸心理師分享的「區分自己的朋友圈」,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求援,而是尋求到身旁的阻力資源。有些朋友他會理性客觀地和你分析情況,有些朋友縱使不是有意地,但卻會無形中讓正在載浮載沉中的你,就此溺斃。所以說,找到正確且專業的資源,說有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關於旁觀者

除了社會中無形的價值觀,還有一項更令我覺得可怕的是,暴力是可以被複製的。每一位專家都指出,多數的施暴者在尋根治療後,會發現其原生家庭或是成長環境,幾乎都伴隨著暴力。也許程度還不到那麼嚴重,但暴力的這項行為卻是會內在於人心的。

就是因為程度不夠,所以我們都太輕易將這項行為合理化為「心情不好,偶爾用暴力發洩是被允許的」,但徹頭徹尾,使用暴力就不是一件對的事情,就跟「借酒消愁」一樣,本身就不該被倡導的。或許,該從小就教育正確的紓壓管道,才或是終止暴力的源頭。

受暴作品探討


在看了《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和《標籤不能決定我是誰》這兩部作品,他們的作者都是暴力的受害者,從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們的掙扎。如同先前訪問時,醫師們所說的,目睹兒少長大後會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複製原生家庭的模式代代流傳,另一種就是完全地遠離,過著沒有過往記憶、獨自嶄新的生活。

而這兩部作品的歌川和莊詠程心理師,恰巧屬於力爭上游,既努力選擇活出自己的人生,又希望能拯救與父母間的那道血緣關係。這兩部作品很真實的部分是,都曾經歷一個狀態——一不小心就失足,墜往自己最不想要成為的那一條路。

在觀看的過程中,我也聯想到先前在情緒探索課程中,諮商老師說的話,她說,很多時候小孩也在為了父母堅強。是的,我們一直反覆說著為母則強,但事實上,小孩也很努力地在為大人著想。不論是《不管媽媽多麼討厭我》裡,儘管歌川多麼不想離開媽媽去教育學校,卻仍忍著痛,說著自己可以去那裡,那裡很好玩的;還是《標籤不能決定我是誰》莊詠程心理師,縱使身在有如泥淖的家庭中,仍然撐起母親、外婆,甚至是整個家庭。


這些並不是要闡述一個多偉大、勵志的故事,而是貨真價實的人生,有血有淚,很血淋淋地卻不乏愛的成分。

我想「理解」是這兩部作品共同想說的事,人生在世有非常多的無奈和現實環繞著我們,每一個之所以會走這樣的人生,背後一定是有所依循的。如何不帶成見的去理解,理解後再諒解,成為生命中非常有挑戰性的課題。

身為局外人的我們,或許都很難想像,當經歷過這些遭遇,怎麼可能還選擇原諒?恨都恨透了吧!我不確定當自己成為他們時,是否也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只是我佩服著他們生命的韌性,這一路走來鐵定是相當不容易的。